很多人热衷于进口食品,认为安全有保障。大量进口食品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不比中国的少。据资料显示,从2011到2015年,中国海关检验检疫了进口食品479.1万批,1.6亿吨,货值2000多亿美元,不合格食品约占一半。
据2015年进口食品安全状况,将进口食品安全风险分为以下几点:
一、产品选择过程中的风险
1.目标产品国外合规性问题:部分进口食品存在违反生产国法规要求,非法添加药物成分、声称成分含量不符等现象。
2.供应商信誉及产品质量情况:部分境外食品生产企业会存在信誉不佳,不能按时间交货、产品以次充好、偷工减料等行为。
二、进口过程中的风险
1.产品质量问题:产品品质、微生物指标等不符合我国相关法规标准要求,无法通过检验检疫。
2.产品合规性问题:进口商对食品安全法规标准不熟悉,食品标签、食品添加剂使用或标注不符合我国相关法规要求,从而重复整改或被退运甚至销毁。
三、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风险
近年来随着进口食品的发展和我国法规要求的健全,除了政府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进口食品销售过程中的监管力度,针对进口食品的职业打假和客户投诉也逐渐增多,商家在应对投诉及赔偿上的投入越来越高。
通过网络购买的食品,如果是从国外直邮,肉类除外,是需要自己承担安全风险的。通过一般贸易进口的食品,是经过国家进口安全检疫的,质量比较放心。进口食品风险控制措施:
一、全面了解我国进口食品的法规要求
目前我国对进口食品有明确的法规要求,全面了解进口食品法规标准的要求,才能更好的评估目标产品,了解进口流程,避免因合规性带来的风险。
二、全面的产品评估工作
在了解供应商产品质量及企业信誉的基础上,还要对进口食品进行全面的评估工作,包括生产资质、国内注册情况、产品配方等。
三、做好产品的合规性管理
在进口通关过程中,做好产品配方、食品标签的转换工作,使产品的配方、食品标签、声称等符合中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。
四、持续的合规管理工作
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正处于快速修订的时期,因此进口食品要进行持续的合规性管理工作,避免因法规变化带来的合规性风险。
恒邦清关公司提醒从事一般贸易进口清关注意以下几点:
1.看进口的食品是否可以找到符合的国家标准或者卫生部公告,无则不可进口;
2.看进口食品的配料成分是否含有不可添加的物质,或者含量是否超标,有则不可进口;
3.资料无法提供齐全的产品,最好不要进口。例如:有机证明、非转基因证明等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涌入中国,进口食品风险增大,检验检疫防线显得更为重要。严格的进口把关制度,对流通领域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,确实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。
联系电话
微信客服号